较近,温州瑞安城区虹桥北路一家餐厅生意特别好,因为该餐厅“请”了几位特殊的服务员,它们会将顾客的菜肴送到餐桌边,遇到行人还会“求让路”,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。这些神秘的服务员究竟是谁呢? 机器人迎宾又送菜 前天上午,记者来到这家主题餐厅,刚一进门,左侧一“大黄蜂”机器人便问好:“您好,我是大黄蜂,欢迎您的到来。”这个“大黄蜂”身高约2.5米,体型魁梧。如果顾客投币,它还会为顾客表演节目,上半身和手臂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,再配上从眼睛发出的激光,效果非常酷炫。 餐厅一楼大厅还有4名上菜机器人。顾客就座点餐后,机器人会根据服务员的遥控指令,将菜肴送到*餐桌旁。到达餐桌边后,机器人会对顾客说:“您点的餐已经送到,请您拿一下,谢谢。”顾客取餐之后,拍一下机器人的肩膀,机器人便会自动回到待命区。如果在送餐过程中遇到行人挡路,机器人还会自动停下说:“请您给我让一下路,我在工作,谢谢。” 这4个机器人从外形上看是3男1女。它们的“手”上都固定了一个餐盘,在餐盘前段和大腿处有红外线感应器,用于感知前方是否有障碍物。两侧肩膀处也有一个感应器,用于送餐后回归待命区。 “这些机器人很受小朋友喜爱。每到假期,店里生意就非常好,大多数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机器人的。”餐厅老板说。 机器人均价六七万,老板说合算 该餐厅老板说,送餐机器人每台约6万元,门口迎宾的“大黄蜂”约7万元。 老板说,虽然买机器人花了不少钱,但从长远来看,机器人不但能吸引顾客,而且还能节省人力成本。“现在服务员非常难招,特别是过年的时候,人手尤其紧张。有了这4个机器人,只要一名服务员下达指令就可以了。而且机器人*食宿,每天工作10个小时也不会喊累,只需晚上充个电即可,从这个角度来看,其实买机器人合算。”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罗胜说,“尽管目前我国各餐饮业的机器人服务员还远未达到全智能化,但其优势显而易见,比如餐厅机器人能够执行单调但必需的任务,如迎宾端菜等。机器人的语言功能目前我国已相当成熟,但机器人的视觉、听觉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,我相信今后机器人的发展将越来越快,更加人性化、智能化,并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。”